古寧頭除了「古龍頭」之稱外,昔日另有「佳里頭」之別稱。明代以後,李氏分居南、北山、林厝開拓,而日滋繁盛,且充分利用古寧港內埭田興漁鹽之利,並於遼闊海埕栽植蚵椿,而成為金門最大海蚵生產地,固昔諺「日出食田坵,落雨食蚵都,日赤食鹽坵」(須以閩南語唸便覺其話意)意即日出而作,有耕田自有得食﹔蚵都指蚵田,雨多蚵肥收成好﹔日赤即烈日,是曬鹽最佳時刻。古寧頭有此美好山川形勢,任天候如何變化,百姓依然有生活憑據,無憂凍餓,真是「佳里」聖地之「頭」也。
古龍頭從最早來此地開拓曾從龍家族起,迄今約有八百年歷史,先後有曾、張、李、錢及其後來此落戶的楊、魏、胡等家族來此墾拓,且都留下開拓遺址遺跡,或子孫在此定居。
古寧頭--自古文風鼎盛、民國二年有鄉僑李森佑先生,事業有成、衣錦榮歸獨捐銀圓開辦「古寧高等小學」以李氏宗祠為校舍。民國三十七年,旅菲華僑李炳忠、李朝木,李增糞、李增填等人籌募美金一萬餘元,鄉紳李炎朗購地供建,於今日古寧村辦公處興建「洋樓式」校舍一棟,易名為「古寧私立小學」。惜民國三十八年古寧頭戰役,國軍為應工事需要,竟然將之拆毀,是為鄉土文教浩劫,民國四十二年,遷至北山「四公宗祠」上課,改為縣屬,更名為「古寧示範國校」。民國四十七年,借用祖祠校舍再遭砲火擊燬,校址再遷移北山「提督衙─振威第」上課,並易名為「北山國民學校」。民國五十二年,地方發起損資興學,更名為「古寧國民學校」。民國五十六年,鄉僑又增建教室十二間,其後因實施延長國教為九年,金門國小名稱全面改制,易名為今之「古寧國民小學」。溯自創校迄今,已屆九十一寒暑,期間雖然經歷烽火戰亂、遷移重建之苦,然始終秉承國家政策,以培養健全國民,實踐教育救國為一貫努力目標。如今教育成果輝煌,培養多位博士、碩士、將官等------人才輩出。
海島金門,是個在一般的世界地圖上幾乎找不到,卻能在國際間擁有相當知名度的地方和捍衛台海的英雄角色──古寧頭扮演着重要的挑戰,飽經戰火的試煉予衝擊「平時是良民,戰時是良兵」,近半世紀以來的古寧頭,在戰爭的陰影和禦放的信念下生存著,生活上的點點滴滴,無不與軍事有相當密切的關係,生活在一起、戰鬥在一起﹔同生死共患難,深刻表現古寧頭居民與國軍為捍衛家園所付出的努力。走過歷史,歷歷在目的不再是漫天的烽火,而是先人篳路藍縷開創的痕跡,有血淚、有心酸、更有長遠、深切的期許和盼望。戰爭已遠,史蹟猶存,時代的悲劇,歷史的教訓,應給今人留下些許的深思與啟迪。今日隨著兩岸情勢的轉變,現已成為金門國家公園的一部份----觀光勝地。 (註:參考李增德先生著古寧頭聚落探討)
古寧頭景點導覽
<><><><>
悠遊古寧頭食蚵林
古寧頭是石蚵的最大產地,所產海蚵,肉質鮮美,滋味鮮美,產量佔金門十之八九。根據當地父老口耳相傳,當歸功於明神宗萬歷癸未年(西元一五八三年)進士李獻可。他早期擔任私塾教師,往來於澳頭與古寧頭之間,有一次退潮時抵達古寧頭,發現海灘遼闊,靈機一動,建議村民種殖海蚵,斷言將來必定有無窮的海利,他們就根據閩南沿岸養殖海蚵方式,從同安、惠安購進板條石,進行金門史無前例的養蚵事業。現在從北山到南山烏沙頭,十餘萬片石條林立在沙灘間,蚵田綿延數公里,不但維繫了古寧頭人四百餘年的生計,更蔚為金門壯觀獨特的海岸景觀。因獻可公倡議種海蚵,有公鄉里,村民飲水思源,故在各房主廟皆供奉其木主,並懸掛其忠諫名臣的匾額。
悠遊古寧頭食蚵林
鱟保護區
鱟有史前活化石之稱,為海洋底棲的無脊椎動物,最早出現在四億年前,二億年前演化成型,經常出雙入對,有鴛鴦魚之稱,在端午節前夕可見其蹤跡。金門縣政府再八十八年底於古寧頭西北海域潮間帶劃設了八百公頃的面積做為鱟的保護區,至2004年底為禁漁期,水試所也在2002年1月成功放流三萬尾稚鱟,是地區珍貴獨特的生態資產。
鱟
古寧頭斷崖及播音站─
位於古寧頭西北方海岸,地面為紅黃色澤的泥土斷層面,為民國三十八年這場震驚中外的登陸戰事,最後於古寧頭斷崖激戰結束後,宣告終止,後為國軍心戰喊話建造播音站乙座,現今大型喇叭仍然迄立不遙,也是垂釣海泳(灣內)的好地方。
古寧頭斷崖景一
古寧頭斷崖景二
播音站
古寧頭大捷紀念碑─
民國三十八年十月間,古寧頭之役扭轉台海局勢,為悼念我英勇將士捍衛疆土而浴血捐身,塑造勇者標誌,永垂千秋萬世。
古寧頭大捷紀念碑
古寧頭戰史館─
建於民國七十三年,內有古寧頭戰役大型油畫和戰役之相關史料、武器等。館外廣場上有無名英雄塑像,左右並有當年參戰,殲敵於海灘的戰車-金門之熊,供人憑弔。古寧村為著名的古寧頭大捷戰役所在地,此外極富戰役紀念與觀光價值,風景秀麗、景緻怡人,是役聞名中外,留下許多戰役史蹟,並成立戰史館於古寧頭戰場故地,內有描繪大戰的油畫,以及陳列戰利品、戰事文件等,後人留連其中,感念先人的奮不顧身,英勇保衛家園,更是珍惜現今的和平繁榮。古寧頭大戰決戰現場。古寧頭大戰從三十八年十月廿五日凌晨到廿七清晨,打了三天兩夜,登陸的共軍一萬五千餘人,有七千三百四十一人被俘,其餘戰死。最後一天清晨,國軍清掃戰場時,仍有一千三百人藏匿於北山斷崖之間,因受困於地形而動彈不得﹔雙方發生激烈戰鬥,共軍死亡四百餘人,其餘九百餘人集體繳械投降。
古寧頭戰史館
古寧振威第及石敢當─
位於北山東界入口處,里人尊稱『提督衙』,約建於乾隆54年至59年間,為清乾隆、嘉慶年間李光顯提督的故居,光顯官至提督時,史懸掛『振威第』。民國初年提供古寧國小、北山國小的校舍,作育英才之搖籃,民國79年,列為國家三級古蹟,規劃佈置為振威第將軍紀念館,並作為鄉土文化保存之場所,包括水源館、鄉史館、府史館、漁蚵館、農具館、提督館、交甲館、梨園館、寢具館、南音館、文物館、生活館。屋後方有一長方形石敢當,是全島最雄偉壯觀的石敢當。
共軍指揮所(北山古洋樓)
位於北山村口為一棟二落大厝加左突規。民國三十八年登陸的共軍遭受國軍追擊一度以此洋樓為指揮所雙方短兵相接,展開激烈之巷戰。洋樓斑斑彈痕,見證了古寧頭大戰的慘烈。
三孔井
o相傳在康熙年初,鄉籍三品副將李永輯目睹南山村民,每日汲水相爭傷和氣,乃自行捐資解囊,打造三個圓孔石環安置於井口,因之鄉民將『三孔井』稱之為『品字井』或『三品井』。
三孔井
雙鯉古地關帝廟
關帝廟是古寧頭南山、北山、和林厝的守護神,建於乾隆十三年,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是村內最古老的廟宇。
廟址所在曰浮水蓮花穴,在海通時代,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關地爺生日,廟前幾坪大的地方,搭了兩座戲棚子,已經不容旋馬,但奇怪的是廟前呎尺空地,本地居民加上外來香客,不論去了多少人總有餘地可容納,好像地會伸展似的……。八二三炮戰時雙鯉湖彈如雨下,關帝廟距砲兵陣地最近居然沒有損傷,據砲兵轉述他們曾看到一位綠袍將軍,站在廟宇上揮舞大刀…。
國軍建築慈堤時,最後只剩一小段始終不能合龍,有湖下長老傳說,看到一位騎白馬的將軍在合龍處跑進跑出,認為這是關帝爺的通路,沒有他的允許,只怕慈堤無法做成…。
馬夫淚碑
位於溼地自然中心大門旁。日本侵華期間,金門也受蹂躪,除了強制百姓建造機場種植鴉片外,一九四五年六月廿九日,已是強弩之末的日軍,強徵金門馬夫五百人,騾馬五百匹,供其驅使,隨日軍南竄,經福建海澄、漳浦往汕頭方向奔走。不幸在盤駝嶺上遭受美軍飛機轟炸,馬夫與騾馬死傷無數。倖存者古寧頭南山人李金昌先生,請國家公園在當年馬夫出發點,立一石碑,親筆書寫『馬夫淚』,以紀念當年死難的同胞。
馬夫淚碑
慈湖自然景觀與國家公園雙鯉濕地自然中心館
金門國家公園於八十九年十月落成,是金門與古寧區自然生態與人文環境具體而微的展示中心。
慈湖是金門生物相最豐富的濕地,每年冬季大批水鳥飛抵慈湖與雙鯉湖,是金門最重要的賞鳥區,「慈堤」亦是金門攔海為堤的重要戰略工事,日落時更是欣賞夕陽的好去處。透過此中心精心設計,聲光電化解說,金門的自然生態、可在這裡一目了解,是全國少有的自然生態館。
雙鯉濕地自然中心館
風獅爺、古洋樓、各式古廟宗祠建築─
其背景源自十九世紀到廿世紀三十年代,村人遠赴南洋各地謀生,一但事業有成,衣錦榮歸則熱心捐獻,興建家廟宗祠,創辦社學塾堂,修建家園盧舍,其土木泥作的經驗卻是精湛,無設計圖,也可憑經驗建造宅第,成為來金遊人憑弔古戰場,必到村內一探昔日「番仔樓」傳統匠師精心建造的歷史建築。
安美村概述
位置與形勢
安美村轄下有七個自然村,包括西浦頭、山灶、安歧、湖南、東堡、中堡、西堡,位於金寧鄉的中間,北面臨後江海,西邊與古寧村接連,西南方與湖埔村為鄰,東南方為盤山村,東北方后盤村為界。
o本村於炮戰期間,戰火也是相當慘烈,最高點可說是湖南高地,是一軍事據點,曾經發揮監視、瞭望等任務。
西浦頭位於慈湖北方的一小村落,居民大部份以莊姓為立,境內有座煙火鼎盛的「李光前將軍廟」,奉祀古寧頭戰役中為國捐驅的國軍李光前團長,李光前號帆夫,湖南平江縣人,畢業於陸軍官校十六期步科,於古寧頭之戰中,不幸遭遇敵軍砲火擊中,壯烈成仁年僅三十二歲,金門軍民敬佩烈士忠勇衛國的英勇精神,於民國四十年,擇定十二月二十五日為烈士殉節紀念日,並於西浦頭之北郊的烈士殉難處,募資建廟。
風雞咬令箭
立於安岐村邊,風雞咬令箭正對一丁字形路口,村民認為此物能鎮風煞、剋路沖,作用同於風獅爺和石敢當;此碑體原較低矮,緊鄰路口,年久風化,字跡和圖象已模糊不清。加上昔日小道也已拓寬,數年前加以改建,已向後退有一百二十步之距,該址地勢較低,所以才改建成現之高大貌最上方安置石刻八卦,下方正面彩繪咬著箭且轉頭的公雞一隻,雞的下方安置烘爐一個,另外左側寫「來龍去虎」,右側寫「合境平安」,背面寫「添丁進財」等吉祥語。
后盤村概述
后盤山分上井、下井現居民以姓王居多,蘇、蔡等亦有少數,后盤原屬舊都瓊山保,四十二年恢復縣制時,併入金瓊鄉管轄,於五十四年時,裁撤金瓊鄉時劃入金寧鄉管理,其后盤村轄下計有后盤、西山、后沙、嚨口等四自然村。
后沙村----本村位於金門島北海岸中間點處,與琼林、嚨口、后盤等村落為鄰,距離各約一公里許 ,東眺太武,南望雙乳青山坪,北臨后江灣,村緣距海不足百公尺,由海岸四望,東自浦邊岬角,中蘭灣,西至壠 口,古寧頭林厝海灘,均歷歷在目,而北方正是大嶝、小嶝諸島,更遠處是中國大陸的南安、同安縣境,雙方距離亦僅十公里之遙。正是「鴻漸獻瑞雙乳迴龍,太武呈祥三台朝案」,毓秀鐘靈之地。
嚨口村----依據鄉老記憶,因本村西面有一龍潭,全年都會出泉水,故名為「龍口」,後來經過筆誤為「壟口」,至民國五十四年又為「嚨口」至今。
后盤山 地質為紅土層,紅土層密細黏、透水性不佳、過濾性良好,所以水井較深,水質佳,古水井是往日全村的飲用水源。昔日汲水時,下水插入井,小孩子或女人力氣有限,打水時無法一口氣打上來中途必需將繩索靠在中欄上休息,甚至把繩索挨著井欄上拉,經年累月後青斗石鑿成的井欄,就被留下永不?滅的繩痕。因后盤山水井之深,全金門僅次於昔果山及后湖,約為二十~二十三米深,所以汲水不易,往昔曾流傳外村好嫁入后盤山時需考驗其臂力以便了解可否付平日汲水之工作。
井欄
湖埔村概述
湖埔村位於金寧鄉的西南方,也是距廈門最近的村莊轄有湖下、東坑、埔後、埔邊、頂埔下等自然村所組成。
「埔邊」、「頂埔下」的"埔"表示此兩地位於平原的附近,湖下的地名由來,昔係金門五大名湖之一的安歧湖、湖下村正好位於湖的下端,故名湖下,明朝初年,有十七都官澳村楊公建業來此定居,子孫繁衍聚族成村,名曰「湖峰」現屬金門縣金寧鄉湖埔村。全境以煙墩山地勢為最高,居此可以覽盡村中各個角落,極具戰略價值。明清以來,寇賊、海盜為患沿海諸省,由於政府的防衛力量有限,基於保鄉衛家的目的,遂於此山上構築墩台,由村中人士負責守衛。遇夜寇至則舉火,晝寇至則舉煙,村民一見山上煙火齊升,便得以預作準備,趨吉避凶,遂將此山稱為煙墩山。
湖下村為濱海的村落,居民以農為業,漁業副之。
因農地有限,而人丁卻日益昌盛,生齒日繁,為維持生計,養家糊口,只得因地制宜,向海要糧,加上當時的燒灰業極興盛,貝殼、蚵殼的需求頗殷,於是出現掏殼的謀生方式。 湖下的榨油業起源頗旱,據說清末及有先人從事此行業,目前在楊金黨(清淵之子)家後面的油坊正是昔日的榨油地點。現在內部因年久失修,又無人居住,非常凌亂,仔細瞧看,裡面仍保有當時榨油的設備,為金門難得一見的古式榨油器具。
湖下米粉廠之設立主要在於米粉廠的製作不難,屬小型加工業,闔家動員工作,不必僱請工人,成本低、利潤頗豐,最盛時期多達十幾家,被稱為「米粉村」。
其實造成湖峰米粉廠快速關閉的原因還有一點,台灣包裝精美、價格低廉、口感極佳的米粉對金門傾銷,金門米粉業當然不堪一擊,民國四十九年後湖下已經沒有續存的米粉廠了。
湖下三間樓
榨油過程
盤山村概要
盤山村包括頂堡、下堡、前厝、乳山、賈村、仁愛新村等村落所組成的。盤山村位於金門島西內陸,是翁姓血緣聚落為主,民國以來亦有多姓居民定居於此。
一、位置與形勢
盤山村位於本鄉東南方,南與榜林接界,西南連接金城鎮,西面和湖埔村相連,西北緊接湖南自然村,北方緊靠東堡,東北與西山自然村接鄰,東方即後盤山與雙乳山。
本村東有雙乳山、覆頂山,東南則為青山坪,西有長安山,北方為湖南高地,東北有觀音亭山與西山。
群山環繞,中有盆地。地勢則東南略高,傾斜向西北。
本村距金門政經文化中心金城鎮市區不過二公里。
北距古寧戰場約四公里,東離太武山區約五公里,東南近尚義機場不及二公里,伯玉路由村東南貫穿而過。
形勢十分險要,接戰期,乃為戰略兵家要地。
二、地名由來
本村原名前半山村,村名來源無法考究,猜測當年由后浦登太武山,行至后半山約為全程之半,故名之半山,後來翁氏子孫遷至村前,於是原來名叫半山者改名為後半山,而在其南方的村莊便名為前半山了。
翁氏始祖康叟公,於元末由晉江破澗,避居至金門后洲厝。
康叟公不幸英年早逝,祖婆帶二幼子往居后半山依娘家,後來祖婆謝世,就近葬於后半山,二世祖兄弟仍在后半山居留,至三世祖守萬公兄弟始遷後半山南方,名前半山之村落,所以大約五百年前,翁氏便是前半山村最主要的居民,翁氏的活動也是前半山村史料的主要資材。
前半山村所以改名為盤山村,翁氏流傳的說法,便成最有力的主證。明代中葉,翁氏六世祖出了一位秀才,赴省城應舉人業,遭主考官奚落:「不住山頂,不住山腳,卻住半山,實在怪異」。
落榜之後,還鄉商於長輩,更村名為盤山。
為何更名為盤山,翁氏九世祖延柱公曾在族譜中,利用地理堪輿之學加以說明,其說明十分深奧。大意略謂:本村東有雙乳山、覆鼎山,東南有青山坪、雞籠山,西南有丁火山,西有長安山,北有湖南高地,東北有觀音山、西山。
在群山繞抱中,本村如同一隻圓盤,居於其間。
四周高地及群山如同八卦環峙,形成本村天然的屏障,故無外患之虞。
村中有湖尾溪貫穿而過,沃饒豐茂生機,內則無缺乏之憂,原是光前裕後之福地,根深盤穩,故名之曰:『盤山』,實具雙重意義。
三、居民概況
本村原屬十九都古湖保,改制之後始終屬於金寧鄉,且長期為鄉治所在地。
村中舊有住居範,由東北起而向西南有「十分仔」「頂堡東」「頂堡西」「下堡東」「下堡西」「前厝」六個傳統角落,加上「下田」等共七個部份。民初「下田」因疾病流行,居民全數外遷,已成廢墟。近年政府在當地營建新社區,名曰【仁愛新村】,並將鄉公所、警察所、衛生所、圖書館遷建於該地,現在變成為本村重要的精華區。伯玉路開發以後,二旁商家林立,另有新社區曰【柏昱新居】共同組成本村第八個獨立新興區。
盤山村番仔樓
榜林村概要
一、 地理位置
本村位於浯江溪上游,後有石墓山、五丘山、燈火山是堪輿家口中的三山拱護,「雞母穴」的好住處、好風水、村民居家以坐東向西為,次為坐北朝南,向東僅有一間。
二、村名由來
依縣誌記載本村村名前名為董林,唯鄉老傳又稱東林或珠林,云某年東邊之林火燒埔後,發現地平背風是住民良好埸所,而有居民移墾,於是落戶成村,而榜林是民政府進駐後所更改。
三 、 村史沿革
董林據鄉老傳言是汪姓開基,繼因後洲村廢村大量住民遷徙墾植分居於此,後加上外來人口的久客定居,遂化荒墟為樂土。
本村於1068年屬同安縣,緩德鄉翔風里與半山、古龍頭、後岐均屬十九都管轄。
至1821年屬馬巷翔風里與後埔、埔下、埔邊、東洲、後岐、後湖、菽高山屬後埔保,仍歸十九都管。
至1915年金門立縣,本村仍屬後埔保,十九都則改稱第一區。
1935年本縣試行地方自治,劃就後埔、古賢、古湖三保為第一區,1945年光復初期設二鎮四鄉,本村分屬古湖鄉。
1949年民政處時期,屬第二民政處金寧區。
1952年本縣設五區,本村為金寧區。1953年本縣恢復縣制,各區改為鄉鎮,本村屬金寧鄉。
民國五十四年榜林村包括榜林、昔果山、東洲。民國八十三則有榜林、昔果山、東洲、后湖、頂后垵、下后垵。
榜林園環之戰士紀念碑
榜林村之新社區